第六百四十一章 见微知着有备无患(第3页)
本站推荐:大学士、隐婚老婆,太迷人、重生之贼行天下、香火成神道、都市之纨绔天才、张三丰异界游、网游之练级专家、星峰传说、超级玩家、超级融合、回到明朝当王爷、瘟仙、千夫斩、大汉帝国风云录、超级吸收、比蒙传奇、贼胆、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、网游洪荒之神兵利器、王牌进化、朱门风流免费阅读、
四四方方的书房分里外两间,外头是高几和两把靠背椅,中间高高的书架隔开,上头的每一个空格都能看见一摞摞厚厚的书。
透过书架和书的空隙,隐约能看到后头的青翠纱帘子。
这时候,里头一个身穿青绿色夹袄的年轻仆从出来,把他带到了里间。
张赳一进去就看到一个人正背对着自己在靠墙的书架上找书,四下里一看,这才发现这里四面都是书架,只有居中一个大书案,书案后头摆着一张椅子,书案前头靠左也摆着两张椅子,一股书香翰墨之气迎面扑来。
品味着这名副其实的书屋,他愣了一愣才记得行礼。
杜桢找到书回转身,见张赳愣头愣脑地躬身,他就点头道:“坐吧,不用那么拘束,你是元节的嫡亲弟弟,不是外人。
绾儿刚刚对我提了,我想你应该不会是单听到那捷报就去报信吧?昨天太子殿下准了我一日假,我这会儿也不好到宫里去打探消息,既然你来了,说来我听听。”
这直截了当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架势让张赳有些措手不及,一时间又想起了从前在开封家里常常见识到的那张冷脸。
是了,早年的时候,他还在心里腹谤过,那样冷得好似冰的人,张越居然还敢拜在门下,就不怕被冻成冰块。
他甚至还记得听连生连虎提过,杜桢最初教导张越的时候,那要求都是一板一眼,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。
“杜大人,是这样,我在丽正门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,正好和小七哥在一块。”
一句话出口,张赳总算是觉得自在了些,接着的话也就流利了,“小七哥听了这消息很惊愕,咱们就一块回了城,正好在都察院附近碰到一个御史。
小七哥和那人交情不错,两人交谈了一会,那人说大宁和松亭关之间是会州和宽河,当初曾经是富庶之地,如今却是兀良哈人进犯的必经之地。
但兀良哈人去年才败过,如今若不是有别的底气,定然不敢贸然来犯。”
听到这儿,杜桢不禁赞许地点了点头:“唔,此人见地不差,你继续往下说。”
因为张赳对军略之类的勾当并不算精,此时就干脆把那人的话原原本本搬了出来:“他还说,背后唆使的多半是鞑靼阿鲁台。
既然如此,阿鲁台必定也会出兵,两边人马加在一块绝不是小数目。
昔日阿鲁台以鞑靼诸部数万大军,就能陷丘福三十万兵马。
如今皇上兵不过三万,要一举大捷,恐怕不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,而且还有用兵奇袭,利用一边策应不及的关系。
只是如此力战,也不知道军中损伤如何。”
完完整整听了这一席话,杜桢的眉头从紧皱到舒展,继而又拧成了一团。
在内阁前前后后不过两年,但站得高看得远,他即便不是精通军略,也知道这番话说得很中肯。
尽管这会儿应该先考虑皇帝如何,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:“此人姓甚名谁?”
“是试御史于谦。”
杜桢一下子就想起了这个人——上科进士,杨士奇推荐去的都察院,还曾经弹劾过张越一回,却不为左都御史刘观所喜,一直不曾实授——看当初那封弹章,应该是个方正肃重的人,怪不得和顾彬脾胃,这两个人分明就是一路人。
他正打算说话,忽然心中一动,就冲张赳问道:“说说你怎么看。”
张赳正埋头思量顾彬和那个于谦一个呆一个硬,恰是绝配,谁料想耳朵里猛然间钻进了这么个问题,顿时愣住了。
紧跟着,他才反应过来杜桢确实是在问自己,几乎是来不及细想就脱口而出道:“我只是想,这大捷是不是为了掩盖其他的消息?”
话才出口,他就立刻后悔了。
要知道,杜桢乃是天子近臣,他这样信口开河岂不是显得自己没见识?正要解释时,他却看到杜桢微微点了点头,这时倒是不知所措了起来。
“兴许你说对了。
以皇上的个性必定是亲自率军在前,要应付如此大战,恐怕此事真是不能小觑。
这样吧,有备无患,你先去一趟成国公府……”
杜桢正说话间,外头忽然传来了鸣镝的声音:“老爷,老爷,宫里来人了,太子殿下宣召!”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