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
推荐阅读:闪婚七零:随军养崽暴富了、超神:开局灵魂莲华辛德拉??、物资系统身上藏!女帝倒贴当新娘、私藏愠色、土地上有曾经记忆、我在仙界当渣男、重生刘协,假死后,曹操天塌了、挖剑骨,夺灵根,重生师姐不干了、让你卧底,没让你勾搭大嫂!、征服女帝后,我以天地灵炉证道!
燃文小说网 www.ranwen8.com,最快更新落魄药女养家日常最新章节!
十两银子?
怎么说呢,这种古书在认货人眼里就是无价之宝;当然,若是落在普通人手里也可能直接当引火纸给烧掉。
别说十两银子,就是百两,千两也都很正常。
赵明华是怎么敢说出口的?
春宁看着赵明华就很惊讶,说他不懂行吧,他又能修复古书;说他懂行吧,这价格开得实在是太埋汰了点。
“咳,那个,赵公子啊,我俩都是老交情了,我这人也老实就不和你说高价了。”文掌柜道:“我也不要你的钱,就当是送给赵公子了,只希望以后有求于赵公子的时候能多帮帮忙。”
“这怎么行,十两银子也是银子,我总不至于要了你的东西还不给银子,让你亏本吧?”
“那个,我真的不好意思要银子,毕竟,我只花了一两银子。”文掌柜尬笑道:“送予赵公子,权且当作是一份人情,礼轻情意重的那种。”
“一两银子?”赵明华点了点头,很好,真不愧是文掌柜,是会捡漏的主:“这份情意我赵明华记下了,等修复好后第一时间送来给文掌柜品鉴。”
“那就多谢赵公子了。”
春宁看着他们谈笑风生间就将这么贵重的古书给转移了一个主人,心里是感慨万千。
果然啊,高手在民间!
在京城,这种古书很抢手的,他很好奇文掌柜是怎么花一两银子得到的。
赵明华其实也想知道。
“干古董字画这一行久了,老夫是越发相信缘分了。”文掌柜道:“这本古书是在集市上看到的,是被一个老太太用来垫提篼,提篼里装的是鸡蛋。老太太在卖鸡蛋,我当时没注意到是古书,只是看到纸张有点旧,就特意又多看了两眼。”
这一看就发现不得了,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。
“老太太的鸡蛋是四十个,总共不到二十文钱,我又没装的提篼,索性就大方一点,给了一两银子,连着鸡蛋和提篼一并买下来了。”
不用说,老太太对他感恩戴德,会感谢他十八代祖宗的。
甚至回去以后逢人就会说今天卖蛋遇上了一个菩萨心肠的贵人,呈十个蛋卖了一两银子,真是太感谢他了。
殊不知,文掌柜看中的不是蛋更不是提篼,而是提篼里的那本乏黄的破旧的古书。
能拿得出来这种古书的家庭该是怎么样的人家?
沦落到了卖鸡蛋度日的地步,春宁不免有一些同病相怜的悲悯心。
“我曾问过老太太,这垫的纸哪儿来的?”
赵明华和春宁都很好奇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“老太太说是在路上捡的,就觉得拿回家引火还可以,只是放在一边,要卖蛋了觉得垫提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所以,这本古书才有幸被文掌柜发现。
“我和它是真的有缘,不仅将它救下来没有沦为引火纸,还为它找到了一个能让它焕发生机的主人,你说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呢?”
“确实是缘分。”
三人都很感慨。
赵明华将装有古书的木箱子收下了。
然后又让文掌柜拿出几幅上好的字画来让春宁选。
如果是以前,春宁会觉得在选择字画方面比赵明华更在行一点。
但是经过了古书的事件后,春宁对赵明华有了更新的认识,所以将选择权交给了他。
更主要的是春宁认为自己身上银子不足也买不起,谁花钱自然是谁选择喜欢的类型,让他选是几个意思。
“春宁,你选吧,选你阿姐喜欢的。”赵明华直言道:“为你阿姐做嫁妆的。”
春宁有点窘,总不至于说自己买不起吧。
“我先看看吧。”
春宁只好硬着头皮上。
“别人可以忽悠,但在赵公子面前,老夫不敢有半点虚假的。”文掌柜听赵明华说要看字画,直接拿出了压箱底儿的几幅出来:“这些目前是老夫手上最好的了。”
春宁看着那一幅幅字画再次感慨:确实是最好的。
在京城的字画斋未必能找到这么好的。
这是蜀地书法大家的真迹,那是相当值得收藏的。
“如何,不错吧?”
“要不然我为什么要来找文掌柜呢。”赵明华心里暗暗称奇,像这种珍贵的物件儿,能拿出来一件都不错了,还能拿出几件,可见这个文掌柜是有点门路的。
“多少银子?”
他准备全要了。
“赵公子真是大手笔,你好歹给我留一幅镇店。”文掌柜都气笑了,他就应该留一手的,这小子财大气粗贪心得厉害。
“你这让我怎么取舍?”
赵明华觉得自己没有问题,有问题的是文掌柜自己,不想卖的就应该藏起来。
好东西让人看见了又不卖,岂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吗?
没奈何,最后几幅字画一并被赵明华花了两千六百两银子拿走了。
文掌柜还很肉疼。
春宁心里五味杂陈,赵明华买这么多全都塞给了自己,说是拿回去给阿姐做嫁妆的。
“对了,春宁,我们还去一趟郭木匠家具店里,那家的东西很不错,木材是上等的,工匠技术也很好,在蜀地很出名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郭木匠?
春宁想自己看到的那张黄花梨木大床的地方就是郭木匠啊?
那小二介绍了的。
跟着赵明华走,站在店门口就看到了小二。
“公子,里面请。”
小二是有点激动的,三师兄说买不起的人现在又回转来了,而且这次还带了一个比更年长的公子,后面还有小厮。
一般来说,去而复返的人一定是有他恋恋不舍的东西,所以说这次一定会习了。
等到赵明华和春宁说那张黄花梨木床不错时,小二的心漏跳了半拍:果然啊,三师兄也有看走眼的时候。
嫁妆自然是要全套,黄花梨木的材料,赵明华又花了两千多两银子,让郭木匠店上的人将货物运送到河边上船,走水路到肖家码头。
“你看,春宁,你担心的事儿都是多余的,这不就解决了?”
买了字画买家具,花了五千多两银子,这钱都是赵明华的。
“赵哥,我阿姐知道了会说我的。”
依着肖家人的性子,没有就是没有,坦坦荡荡的,不能打肿脸充胖子。
“没事儿,这事儿我会亲自向你阿姐说。”赵明华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嫁妆是你阿姐的底气,是你肖家的脸面,也是赵家的脸面,自然是越足越好。放心,这些银子都是我自己挣的,没有动用赵家公中的银子。”
赵明华的意思很明显:他花的私房钱就是为了给自己涨脸,让春宁不必有心理负担。
春宁默默不语。
在蜀地走了一圈,他算是明白了:赵明华绝对不像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。
春宁回到蜀地,交上了字画给大伯母和阿姐她们看。
“春宁,你不会是……”
打劫两个字到底没说出来。
这不是她斯文的侄儿能做出来的事儿。
但是,只有几百两的家底买下了这几幅前蜀地书画大家的真迹,他是怎么做到的?
“大伯母,这些都是赵哥买的,他和那个书画斋的掌柜是忘年交,所以就悉数拿下来了。”
至于银子,也不必透露了。
“三天后将有一艘船到肖家码头,上面是床这些家具。”春宁还是选择给家人实话实说:“家具的材料都是极好的,我一眼就相中了,也是赵哥出的钱。”
春宁说这话的时候是看向春暖的。
阿姐会不会骂他?
“春宁这次出远门还有别的收获吗?”
春暖对赵明华花钱给自己置办嫁妆的事儿并不反感,左右大家都是活的面子,要是她的嫁妆太寒酸赵家丢不起这个人。
“对了,阿姐,有一样东西……”
春宁正要给阿姐说,就听吴妈禀报:赵公子到了。
是的,赵明华回到家里洗漱一番,就匆匆而来。
他要见春暖,给春暖一个好东西。
“赵公子里面请。”
赵明华向肖家的长辈请了安后,掏出随手携带的小木箱递给春暖。
“这次没有给你带礼物,你看看这个喜不喜欢?”
说完就看向春宁,春宁眨了眨眼,原来赵哥是拿来送给阿姐的。
自己刚才差点就说出口了,也幸好自己没能说出来,要不然赵哥给阿姐的惊喜就要大打折扣了。
“这是什么?”
春暖惊讶的打开木箱,然后看到的是一张布包着的,再打开,是泛黄的纸张,仔细一看,更是惊讶。
“送我的?”
“对,送你的,但是有点缺憾。”赵明华道:“不过你放心,是可以修复的。”
“这本书是我找了很多年的,自从看到过有这么一本书后就一直留意着的,可惜一直无缘得见。”春暖拿到手很是欣喜:“没想到有朝一日还真得到了,谢谢你,我很喜欢。”
春宁……原本不知不觉得赵哥已经知道了我阿姐喜欢什么。
“我猜你应该会喜欢。”夏明华道:“需要修复一下,这个你放心,我能修复,只是我不懂医,不知道经脉走向,需要你的指点。”
“可以可以,我们一起合作将这本书修复好。”
“我还答应了文掌柜,修复好后要送给他看看。”
“确定只是看吗?”
凡事都有好有坏,这本书落在正直的人手里就能造福苍生。
若是落在坏人手上做坏事简直就没有底线了。
“只看,他也是无意中得来的,正好有求于我,所以特意将书送予我了。”
这话,春暖是有几分怀疑的。
他不觉得赵明华在字画古玩上有什么特别的造诣,毕竟连考科举都没有兴趣的人,怎么会研究这些。
“这事儿我可以作证,赵哥和文掌柜是这样约定的。”
春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明华:这人,藏得挺深的啊。
春暖的猜想得到了印证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春暖夜里就将古书上缺失的经络脉像一一画出来,耗时了三个月才将这本书完善。
“你真是一代才女啊。”
赵明华看她画的经脉图很是感慨:“来到蜀地昌州真是一种埋没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如果不来昌州,说不定我还与这本古书无缘。”春暖倒也看得开,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。
“对对对,是这个道理。”赵明华自己一想,也是啊,如果不是肖家出事女眷没有回原籍,那他上哪儿找这么能干的未婚妻?
“该补充的我都补充了,接下来就看你的了”
“没问题,交给我。”
赵明华将古书带走,十天后又来找春暖。
“打开看看。”
春暖满怀期待,打开看到时震惊得无法言语。
“你怎么做到的?”
她甚至怀疑赵明华找了人帮忙:“你会修复古书?”
“小时候闲着没事儿,就四处乱跑,隔壁住着一位老爷爷老了病了一个人没人照顾,我给他送吃的喝了,让我祖父给他治病,病好后老爷子就将一身绝活教给了我。”
赵明华轻描淡写。
“我这人你是知道的,耐不住性子,但是很奇怪,他让我做静下心来修复古书,说是与古人的一种另类对话,我还真的听懂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喜欢上了这事儿。”赵明华道:“老爷子去世前留了一些东西和一个令牌给我,我才知道,自己成了他唯一的关门弟子。”
后来他才知道,老爷子教他的不仅仅是本事还有地位,书斋字画店的掌柜们都特别尊重他。
一大把年纪的人了,还喊他这个不到弱冠之年的小伙唤作小师叔。
赵明华可不想自己被人喊老了,也不想师门的东西过多的暴露在外,就统一口径,唤他赵公子。
春暖听了,对赵明华更是刮目相看了。
好家伙,这人真是运气好得爆棚啊。
随便做一个好事,救的人就是一代宗师,还将他的本事悉数学到了手。
“我觉得我一直是运气好的人。”赵明华笑道:“你看,我遇上的人都是挺有本事的,连你这样的才女都是我的。”
“又胡说了。”春暖的脸一红,哎,这人越来越发不着调啊,明明前一刻还一本正经的,后一刻就胡言乱语。
“没有胡说,我说的是事实。”赵明华道:“这本书你先看看吧,过几天去一趟蜀州我要带走给文掌柜看一眼,了他的一个心愿。”
“好。”
春暖想:我运气也挺好的,随便一合作对象,居然是深藏不露的高手。
喜欢落魄药女养家日常()落魄药女养家日常。
十两银子?
怎么说呢,这种古书在认货人眼里就是无价之宝;当然,若是落在普通人手里也可能直接当引火纸给烧掉。
别说十两银子,就是百两,千两也都很正常。
赵明华是怎么敢说出口的?
春宁看着赵明华就很惊讶,说他不懂行吧,他又能修复古书;说他懂行吧,这价格开得实在是太埋汰了点。
“咳,那个,赵公子啊,我俩都是老交情了,我这人也老实就不和你说高价了。”文掌柜道:“我也不要你的钱,就当是送给赵公子了,只希望以后有求于赵公子的时候能多帮帮忙。”
“这怎么行,十两银子也是银子,我总不至于要了你的东西还不给银子,让你亏本吧?”
“那个,我真的不好意思要银子,毕竟,我只花了一两银子。”文掌柜尬笑道:“送予赵公子,权且当作是一份人情,礼轻情意重的那种。”
“一两银子?”赵明华点了点头,很好,真不愧是文掌柜,是会捡漏的主:“这份情意我赵明华记下了,等修复好后第一时间送来给文掌柜品鉴。”
“那就多谢赵公子了。”
春宁看着他们谈笑风生间就将这么贵重的古书给转移了一个主人,心里是感慨万千。
果然啊,高手在民间!
在京城,这种古书很抢手的,他很好奇文掌柜是怎么花一两银子得到的。
赵明华其实也想知道。
“干古董字画这一行久了,老夫是越发相信缘分了。”文掌柜道:“这本古书是在集市上看到的,是被一个老太太用来垫提篼,提篼里装的是鸡蛋。老太太在卖鸡蛋,我当时没注意到是古书,只是看到纸张有点旧,就特意又多看了两眼。”
这一看就发现不得了,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。
“老太太的鸡蛋是四十个,总共不到二十文钱,我又没装的提篼,索性就大方一点,给了一两银子,连着鸡蛋和提篼一并买下来了。”
不用说,老太太对他感恩戴德,会感谢他十八代祖宗的。
甚至回去以后逢人就会说今天卖蛋遇上了一个菩萨心肠的贵人,呈十个蛋卖了一两银子,真是太感谢他了。
殊不知,文掌柜看中的不是蛋更不是提篼,而是提篼里的那本乏黄的破旧的古书。
能拿得出来这种古书的家庭该是怎么样的人家?
沦落到了卖鸡蛋度日的地步,春宁不免有一些同病相怜的悲悯心。
“我曾问过老太太,这垫的纸哪儿来的?”
赵明华和春宁都很好奇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“老太太说是在路上捡的,就觉得拿回家引火还可以,只是放在一边,要卖蛋了觉得垫提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所以,这本古书才有幸被文掌柜发现。
“我和它是真的有缘,不仅将它救下来没有沦为引火纸,还为它找到了一个能让它焕发生机的主人,你说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呢?”
“确实是缘分。”
三人都很感慨。
赵明华将装有古书的木箱子收下了。
然后又让文掌柜拿出几幅上好的字画来让春宁选。
如果是以前,春宁会觉得在选择字画方面比赵明华更在行一点。
但是经过了古书的事件后,春宁对赵明华有了更新的认识,所以将选择权交给了他。
更主要的是春宁认为自己身上银子不足也买不起,谁花钱自然是谁选择喜欢的类型,让他选是几个意思。
“春宁,你选吧,选你阿姐喜欢的。”赵明华直言道:“为你阿姐做嫁妆的。”
春宁有点窘,总不至于说自己买不起吧。
“我先看看吧。”
春宁只好硬着头皮上。
“别人可以忽悠,但在赵公子面前,老夫不敢有半点虚假的。”文掌柜听赵明华说要看字画,直接拿出了压箱底儿的几幅出来:“这些目前是老夫手上最好的了。”
春宁看着那一幅幅字画再次感慨:确实是最好的。
在京城的字画斋未必能找到这么好的。
这是蜀地书法大家的真迹,那是相当值得收藏的。
“如何,不错吧?”
“要不然我为什么要来找文掌柜呢。”赵明华心里暗暗称奇,像这种珍贵的物件儿,能拿出来一件都不错了,还能拿出几件,可见这个文掌柜是有点门路的。
“多少银子?”
他准备全要了。
“赵公子真是大手笔,你好歹给我留一幅镇店。”文掌柜都气笑了,他就应该留一手的,这小子财大气粗贪心得厉害。
“你这让我怎么取舍?”
赵明华觉得自己没有问题,有问题的是文掌柜自己,不想卖的就应该藏起来。
好东西让人看见了又不卖,岂不是故意吊人胃口吗?
没奈何,最后几幅字画一并被赵明华花了两千六百两银子拿走了。
文掌柜还很肉疼。
春宁心里五味杂陈,赵明华买这么多全都塞给了自己,说是拿回去给阿姐做嫁妆的。
“对了,春宁,我们还去一趟郭木匠家具店里,那家的东西很不错,木材是上等的,工匠技术也很好,在蜀地很出名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郭木匠?
春宁想自己看到的那张黄花梨木大床的地方就是郭木匠啊?
那小二介绍了的。
跟着赵明华走,站在店门口就看到了小二。
“公子,里面请。”
小二是有点激动的,三师兄说买不起的人现在又回转来了,而且这次还带了一个比更年长的公子,后面还有小厮。
一般来说,去而复返的人一定是有他恋恋不舍的东西,所以说这次一定会习了。
等到赵明华和春宁说那张黄花梨木床不错时,小二的心漏跳了半拍:果然啊,三师兄也有看走眼的时候。
嫁妆自然是要全套,黄花梨木的材料,赵明华又花了两千多两银子,让郭木匠店上的人将货物运送到河边上船,走水路到肖家码头。
“你看,春宁,你担心的事儿都是多余的,这不就解决了?”
买了字画买家具,花了五千多两银子,这钱都是赵明华的。
“赵哥,我阿姐知道了会说我的。”
依着肖家人的性子,没有就是没有,坦坦荡荡的,不能打肿脸充胖子。
“没事儿,这事儿我会亲自向你阿姐说。”赵明华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嫁妆是你阿姐的底气,是你肖家的脸面,也是赵家的脸面,自然是越足越好。放心,这些银子都是我自己挣的,没有动用赵家公中的银子。”
赵明华的意思很明显:他花的私房钱就是为了给自己涨脸,让春宁不必有心理负担。
春宁默默不语。
在蜀地走了一圈,他算是明白了:赵明华绝对不像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。
春宁回到蜀地,交上了字画给大伯母和阿姐她们看。
“春宁,你不会是……”
打劫两个字到底没说出来。
这不是她斯文的侄儿能做出来的事儿。
但是,只有几百两的家底买下了这几幅前蜀地书画大家的真迹,他是怎么做到的?
“大伯母,这些都是赵哥买的,他和那个书画斋的掌柜是忘年交,所以就悉数拿下来了。”
至于银子,也不必透露了。
“三天后将有一艘船到肖家码头,上面是床这些家具。”春宁还是选择给家人实话实说:“家具的材料都是极好的,我一眼就相中了,也是赵哥出的钱。”
春宁说这话的时候是看向春暖的。
阿姐会不会骂他?
“春宁这次出远门还有别的收获吗?”
春暖对赵明华花钱给自己置办嫁妆的事儿并不反感,左右大家都是活的面子,要是她的嫁妆太寒酸赵家丢不起这个人。
“对了,阿姐,有一样东西……”
春宁正要给阿姐说,就听吴妈禀报:赵公子到了。
是的,赵明华回到家里洗漱一番,就匆匆而来。
他要见春暖,给春暖一个好东西。
“赵公子里面请。”
赵明华向肖家的长辈请了安后,掏出随手携带的小木箱递给春暖。
“这次没有给你带礼物,你看看这个喜不喜欢?”
说完就看向春宁,春宁眨了眨眼,原来赵哥是拿来送给阿姐的。
自己刚才差点就说出口了,也幸好自己没能说出来,要不然赵哥给阿姐的惊喜就要大打折扣了。
“这是什么?”
春暖惊讶的打开木箱,然后看到的是一张布包着的,再打开,是泛黄的纸张,仔细一看,更是惊讶。
“送我的?”
“对,送你的,但是有点缺憾。”赵明华道:“不过你放心,是可以修复的。”
“这本书是我找了很多年的,自从看到过有这么一本书后就一直留意着的,可惜一直无缘得见。”春暖拿到手很是欣喜:“没想到有朝一日还真得到了,谢谢你,我很喜欢。”
春宁……原本不知不觉得赵哥已经知道了我阿姐喜欢什么。
“我猜你应该会喜欢。”夏明华道:“需要修复一下,这个你放心,我能修复,只是我不懂医,不知道经脉走向,需要你的指点。”
“可以可以,我们一起合作将这本书修复好。”
“我还答应了文掌柜,修复好后要送给他看看。”
“确定只是看吗?”
凡事都有好有坏,这本书落在正直的人手里就能造福苍生。
若是落在坏人手上做坏事简直就没有底线了。
“只看,他也是无意中得来的,正好有求于我,所以特意将书送予我了。”
这话,春暖是有几分怀疑的。
他不觉得赵明华在字画古玩上有什么特别的造诣,毕竟连考科举都没有兴趣的人,怎么会研究这些。
“这事儿我可以作证,赵哥和文掌柜是这样约定的。”
春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明华:这人,藏得挺深的啊。
春暖的猜想得到了印证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春暖夜里就将古书上缺失的经络脉像一一画出来,耗时了三个月才将这本书完善。
“你真是一代才女啊。”
赵明华看她画的经脉图很是感慨:“来到蜀地昌州真是一种埋没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如果不来昌州,说不定我还与这本古书无缘。”春暖倒也看得开,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。
“对对对,是这个道理。”赵明华自己一想,也是啊,如果不是肖家出事女眷没有回原籍,那他上哪儿找这么能干的未婚妻?
“该补充的我都补充了,接下来就看你的了”
“没问题,交给我。”
赵明华将古书带走,十天后又来找春暖。
“打开看看。”
春暖满怀期待,打开看到时震惊得无法言语。
“你怎么做到的?”
她甚至怀疑赵明华找了人帮忙:“你会修复古书?”
“小时候闲着没事儿,就四处乱跑,隔壁住着一位老爷爷老了病了一个人没人照顾,我给他送吃的喝了,让我祖父给他治病,病好后老爷子就将一身绝活教给了我。”
赵明华轻描淡写。
“我这人你是知道的,耐不住性子,但是很奇怪,他让我做静下心来修复古书,说是与古人的一种另类对话,我还真的听懂了。从那以后,我就喜欢上了这事儿。”赵明华道:“老爷子去世前留了一些东西和一个令牌给我,我才知道,自己成了他唯一的关门弟子。”
后来他才知道,老爷子教他的不仅仅是本事还有地位,书斋字画店的掌柜们都特别尊重他。
一大把年纪的人了,还喊他这个不到弱冠之年的小伙唤作小师叔。
赵明华可不想自己被人喊老了,也不想师门的东西过多的暴露在外,就统一口径,唤他赵公子。
春暖听了,对赵明华更是刮目相看了。
好家伙,这人真是运气好得爆棚啊。
随便做一个好事,救的人就是一代宗师,还将他的本事悉数学到了手。
“我觉得我一直是运气好的人。”赵明华笑道:“你看,我遇上的人都是挺有本事的,连你这样的才女都是我的。”
“又胡说了。”春暖的脸一红,哎,这人越来越发不着调啊,明明前一刻还一本正经的,后一刻就胡言乱语。
“没有胡说,我说的是事实。”赵明华道:“这本书你先看看吧,过几天去一趟蜀州我要带走给文掌柜看一眼,了他的一个心愿。”
“好。”
春暖想:我运气也挺好的,随便一合作对象,居然是深藏不露的高手。
喜欢落魄药女养家日常()落魄药女养家日常。